C18色譜柱的制備過程
更新時間:2025-02-12 | 點擊率:306
C18色譜柱的全稱為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柱,其名稱中的“C18”代表色譜柱表面被覆蓋著類似脂肪酸的長鏈烷基基團,具體為含有18個碳原子的碳鏈。這種色譜柱通常采用非極性的載體(如硅膠)和偏極性的流動相(通常包含有機溶劑和緩沖液)進行分離。C18烷基碳鏈硅膠是C18柱中常用的一種基質材料,其結構主要由硅膠基質和共價結合在其表面的C18烷基碳鏈組成。
C18色譜柱能夠高效、選擇性地分離非極性化合物,如脂肪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。其優異的分離性能使得它在藥物分析、環境監測、食品安全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。高碳含量的C18填料通常具有更強的非極性作用面積,對非極性化合物的保留能力更強,適用于復雜樣品的精細分離;而低碳含量的C18填料則相對具有較高的極性,對極性較大的化合物有更好的保留效果。不同C18填料的耐酸堿性因其制造工藝、碳載量、填料基質(如硅膠的純度、孔徑、粒徑等)以及表面封尾技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在選擇時,應根據具體的實驗條件、樣品性質以及分離目標來綜合考慮填料的耐酸堿性。
C18色譜柱的制備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選擇合適的硅膠作為基礎材料。
對硅膠進行表面改性,將硅膠浸泡在含有十八烷基的溶劑中,通過化學反應將十八烷基鍵合到硅膠表面,形成C18反相固定相。
將改性后的硅膠裝填到色譜柱中,通常采用高壓勻漿法。
用適當的溶劑對色譜柱進行沖洗,以去除殘留的雜質和未反應的十八烷基。
將色譜柱在較高溫度下用溶劑進行活化,以增強柱子的分離效果。